居家健康照護相較於安寧療護:差別在哪裡?
居家醫療和安寧療護具有某些相似之處,但這兩種服務方式所照護的病人各有不同的需求和目標。
居家醫療一覽
居家醫療照護以治癒為目的。居家醫療的目標是幫助患者從受傷、手術或疾病中恢復,或幫助患者逐漸改善身體機能。病人必須是臥病家中才可獲得聯邦醫療保險提供的居家醫療服務福利。患者通常需要按照醫生規定獲得間歇性專業護理、物理治療、語言病理學服務或持續的職業服務。居家健康服務的期限視病人的療護計劃與目標而定。
安寧療護一覽
當治癒性醫療對於晚期病人不再有效或病人不想接受時,安寧療護可提供病人舒適照護。安寧療護的目標是控制症狀和提高生活品質。根據醫師證明,若患者的疾病自然發展,其預期壽命必須為六個月或更短。「常規」安寧療護可以在病人居住的任何地方進行,包括私人住宅、療養院、生活輔助社區或老年人住宅護理機構。除常規護理外,安寧療護還提供持續性療護或住院護理以管理急性症狀,并提供喘息療護。
圖表:安寧療護與居家醫療
安寧療護 | 居家療護服務 | |
---|---|---|
資格要求 | 預後要求:如果疾病依正常過程發展,則≤ 6個月 無需專業技術護理 |
無預後要求 需要專業技術護理 |
療護計劃 | 生活品質和明確目標 | 恢復性護理 |
長期居家 | 不需要 | 需要,但有例外 |
護理時間 | 無限制 | 有限,需根據要求 |
針對特定疾病的計劃 | ✔ | 不盡相同 |
包含藥物 | ✔ | ✘ |
包含設備 | ✔ | ✘ |
療護層級 | 4 | 1 |
非工作時間有員工待命 | ✔ | ✘ |
緩和療護醫師支援 | ✔ | ✘ |
護士探訪次數 | 無限制 | 有限,根據診斷情況 |
RT/PT/OT/言語治療 | ✔ | ✔ |
喪慟支持 | ✔ | ✘ |
接受居家醫療服務的病人何時應考慮安寧療護?
如果居家醫療患者病情惡化,且其預後情況令其符合接受安寧療護的資格,則可能要考慮安寧療護。一項發表在《緩和醫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在生命最後一年接受居家醫療的病患較可能接受安寧療護,這顯示出安寧療護對病患和家屬都有好處。
當出現以下跡象時,可能表示患者適合接受安寧療護服務:
- 體重無故減少達正常體重的10%以上。
- 根據對新出現或逐漸加重的以下能力下降的評估,緩和療護狀態量表評分為50分或更低:無法進行任何體力活動,大部分時間需要坐在椅子上或臥床,大部分護理都需要大量或全部幫助,食慾或口渴減退,嗜睡或意識混亂加重,昏迷。
- 需要他人協助處理至少三件或以上的日常生活事項,例如沐浴、穿衣、大小便控制、從一處移至另一處、走路及進食。
- 思維敏捷性、記憶力、思考力等大幅衰退。
- 靜息或輕微活動時即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短促情況。
- 除了身體功能持續衰退之外,同時還伴有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疾病。
居家健康照護相較於安寧療護常見問答
- 照護由誰來提供? 每個類型的照護都由一個針對病人需求和診斷的團隊提供。
- 照護的提供期限有多長? 時間長度視照護類型和病人的需求而各有不同。
- 病人必須待在家裡,才能接受照護嗎? 安寧療護病人不需要待在家裡。居家健康照護的病人不同,他們要待在家裡。
- 照護服務是全天候的嗎? 某些病人可取得每天最多達24小時的專業護理和安寧療護護佐服務。
- 是否包括住院照護? 安寧療護可以在住院環境的短暫住入住期間提供。
- 聯邦醫療保險承保藥物嗎? 有安寧療護計劃的病人,聯邦醫療保險安寧療護福利將支付其與末期診斷有關的所有處方和非處方藥物。
- 聯邦醫療保險支付居家醫設備和需用品嗎? 聯邦醫療保險支付需用品,數量則視照護類型而有所不同。
- 聯邦醫療保險支付病人的「 個人護理」嗎? 聯邦醫療保險不支付居家療護病人的個人護理服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