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臨終躁動?

臨終躁動是許多病患在生命末期都會出現的症狀。典型表現為無法休息/放鬆、情緒困擾和/或神志不清的情況惡化。極度不安有時也被稱為躁動。

認識並解決臨終躁動可以幫助確保患者在最後時刻盡可能保持平靜和舒適。它也能為照護者提供一些工具,以協助處理這種可能令人感到痛苦的症狀。

什麼原因導致臨終躁動?

導致臨終躁動的原因往往難以確切查明。一些已知的因素包括:

  • 疼痛或不適
  • 呼吸短促
  • 發燒
  • 潛在感染
  • 藥物副作用(尤其是抗膽鹼藥物)
  • 便祕
  • 無法排空尿液
  • 未滿足的生理需求(飢餓、口渴、弄髒衣物)
  • 過度或不足刺激
  • 情緒或精神困擾
  • 身體系統關閉時的自然變化

照護者應注意的症狀

臨終躁動的症狀可能包括:

  • 混亂或迷失方向
  • 無法安靜
  • 坐立不安、搖擺、扭動或其他重複性動作
  • 難以入睡或無法入睡
  • 不正常的行為,例如說粗言穢語
  • 扯弄床單或試圖下床
  • 不明原因的哭泣、叫喊或哼哼聲
  • 表現出不適,如齜牙咧嘴或顯得驚愕/不安

安寧療護團隊會做些什麼

安寧療護團隊接受過訓練,可辨識早期症狀,並透過藥物、環境調整和情緒支援來提供安慰。安寧療護團隊可能會評估病人的症狀,以判斷是否有導致躁動的潛在因素。

這可能包括評估疼痛程度、藥物效果或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照護者可以做些什麼

1. 營造平靜的環境

  • 嘗試維持熟悉、可預測的日常活動
  • 調暗燈光以減少過度刺激(夜間開微弱的燈光)。
  • 盡量減少噪音(例如關閉電視、降低聲音)。
  • 播放柔和、舒緩的音樂或白噪音。
  • 清除房間裡不必要的干擾或雜物。
  • 在病人周圍擺放熟悉和令人舒適的物品(例如照片、毛毡)。
  • 限制訪客人數和訪問時間。

2. 解決身體舒適度問題

  • 按照指示用藥。
  • 判斷患者是否感到疼痛/不適、發燒或呼吸困難。
  • 調整枕頭或病人的姿勢,使其感到舒適。
  • 確保病患乾淨乾爽(例如,必要時更換寢具或衣物)。
  • 適當地提供一點水或冰塊。

3. 提供情感安慰

  • 以平靜、舒緩的語氣說話。
  • 使用簡單的安慰性詞句,例如:「你很安全,我在這裡陪著你」。
  • 確認病人的感受,避免與其爭論或嘗試糾正其混亂的狀態。

4. 使用安撫技巧

  • 如果可能的話,引導病患進行緩慢的深呼吸。
  • 如果患者對氣味不過敏,可使用舒緩香味的香薰療法。
  • 為其閱讀喜歡的故事、祈禱文,或哼唱熟悉的歌曲。
  • 如果他們願意接受,可以用涼布敷在額頭上或輕輕按摩以緩解緊張情緒。
  • 輕輕撫摸他們的手或額頭以提供安慰。

5. 聯絡安寧療護團隊

如果您的親人是VITAS患者,請在以下情況下立即與我們聯繫:

  • 您的親人變得具有攻擊性或好鬥。
  • 您無法幫助其服用處方藥。
  • 您注意到患者的症狀或情況出現了新的或突然的變化。
  • 您也可以聯絡我們以提出更多日常請求,包括:
  • 您想請求安寧療護團隊的任何成員進行探訪。
  • 您難以應付並需要找人傾訴。
  • 您想討論補充療法,例如音樂或按摩。

常見問答

什麼是臨終躁動?

臨終躁動是許多病患在生命末期都會出現的症狀。典型表現為無法休息/放鬆、情緒困擾和/或神志不清的情況惡化。極度不安有時也被稱為躁動。

如果患者晚上煩躁不安,我該怎麼辦?

試著營造一個平和、安靜的環境,如果躁動持續存在,請聯絡安寧療護團隊。

臨終躁動可以預防嗎?

雖然臨終躁動不一定可以預防,但積極主動的照護和寧靜的環境可以幫助降低其嚴重性。

臨終躁動會持續多久?

臨終躁動通常出現在生命的最後幾天甚至幾小時內,但每位患者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在某些罕見病例中,該現象可能會在死亡前幾週出現,而且可能會間歇性地持續存在。

當您的所愛之人病情惡化、接近生命終點時,擔心並且想知道會發生什麼是正常的。

臨床醫事人員:登記加入我們的電郵通訊

歡迎加入我們的電子郵寄名單,以方便收到網路研討會、安寧療護新聞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