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S優勢:為醫生提供高急症療護的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末期阿茲海默症患者
RK* 87歲女性,患有末期阿茲海默症,曾因為肺炎而兩次住院;她在家中出現呼吸短促及吸入性肺炎情況,她的女兒是她的主要照顧者。在一次同日的遠程醫療會議中,RK的醫師及其女兒討論病人的醫療照護事前指示及療護目標;他們一致同意立即由VITAS進行安寧療護評估。
在兩小時內,RK由安寧療護住院護士評估後便開始接受VITAS的居家安寧療護,並且根據RK的願望,避免在生命末期進行積極療護。VITAS在當天稍晚將一個病床、充氣床墊、藥物/需用品以及其他特定診斷設備運送到病人家中。
在接下來的3個星期,RK接受安寧療護護佐、呼吸治療師及註冊護士的定期探訪,以處理她的症狀並調整用藥。一位安寧療護醫師負責她的個人化療護計劃。其中有幾次曾經啟動暫時輪班的VITAS加護舒適療護以處理惡化的情況,包括脫水、意識不清/焦躁、吞嚥困難、發燒等。社工和靈性輔導師每週探訪RK的女兒一次,為她提供精神心理支持,以幫助她面對母親持續衰退帶來的預想性哀傷。
在第四個星期的安寧療護中,RK在女兒的陪伴下安詳地在家中過世。
*這些姓名簡寫代表匿名的病人,僅供教育目的之用。
生命末期療護的趨勢包括日益複雜的照護需求及漸增的安寧療護使用
一份發表在《衛生事務雜誌》(Health Affairs) 的關於生命末期流行病學和護理模式數據的評論,重點講到美國人瀕臨死亡的最近趨勢。在一些重要發現當中,有一項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患有多重慢性疾病而影響到他們的生命末期療護。
這項調查顯示,結合了功能性限制(例如虛弱和認知障礙)的多重慢性疾病,現在被視為是病人生命末期療護複雜性的關鍵指標,也是對於醫療服務提供者的一種常見挑戰。瀕臨死亡病人的多重慢性疾病可造成治療建議的衝突、較高的費用、對於家庭照顧者的更大負擔以及更積極的療護(例如住院或住進加護病房),這些都可能有違病人及家屬的療護目標。
作者強調,醫療服務提供者處理並且考慮病人的共病症情況至關重要。僅專注於生命末期病人之主要診斷所需要的療護是「遺漏了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照顧者為照顧他們所需要的必要資源和專業知識,」他們指出。
研究團隊注意到的另一個主要趨勢,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自己家中或安寧療護住院設施中過世,而少數才死於醫院。
研究顯示,大多數美國人選擇在家中死去,也希望避免生命末期時的加護療護。「在生命末期轉至醫院可導致無益的介入、醫療過失、受傷、增加殘障、功能惡化,和對病人的不良反應,」作者表示。
安寧療護的使用已經從1990年代約佔死者的10%,增加到2014年的50%。從1999年至2015年:
- 在醫院死亡的死者比例從50%下降至30%。
- 在家中死亡的比例從不到25%增加到30%。
- 在安寧療護住院設施死亡的比例從0%增加到8%。
雖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轉向安寧療護服務,但作者表示,安寧療護通常被當作死亡前幾天的「附加」服務使用,這是在廣泛使用其他醫療服務、所謂的積極療護之後。
「這種對於生命末期階段的流行病學改變,為聯邦醫療保險安寧療護福利施加了新的壓力,因為要確保可提供高品質的生命末期療護,」作者說道。他們呼籲要更認識到病人複雜的生命末期療護需求,和及早轉介至安寧療護,以便病人可受惠於安寧療護提供的完整的跨領域照護。
VITAS優勢:較高的療護層級以解決疾病惡化情況
VITAS為有需要較高療護層級的安寧療護病人的醫師提供支持,以在醫療上有必要時能控制疾病的惡化與發展。 根據聯邦醫療保險指導原則,加護舒適療護在病人的家中以輪班照護的方式提供臨床支持。當症狀無法在家中控制時也提供短期住院環境,有24/7/365全天候的人員服務。
這些額外的療護層級透過以下方面支持病人及醫師:
- 確保生命末期病人獲得他們偏好的療護方式
- 對於只需要舒適護理的希望在家中或在其選擇的照護環境中死亡的病人,減少非必要和不需要的介入或積極療護
- 為需要在其偏好的環境內接受高急性療護的病人提供複合式服務模式,包括以舒適為主的用藥、疼痛及液體管理、呼吸療法、抗生素、心臟用藥等。
- 降低醫院及急診室住院/再住院及院內死亡率
資料來源:Aldridge, M. & Bradley, E. (2017) Epidemiology and Patterns of Care at the End of Life: Rising Complexity, Shifts in Care Patters and Sites of Death. Health Affairs, 38(9), 937-943. DOI: 10.1200/ JCO.18.02235